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搜索
  • banner pc

    论道智能世界,助力交通新基建

编者按:随着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以及新基建的持续覆盖,以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数字技术核心的“新基建”,将与传统基建深度融合,成为“2025”、“2035”交通强国建设的主旋律。

论坛嘉宾:

卢春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

陈湘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

姚 新(IEEE Fellow、深圳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

辛 杰(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笑京(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理事长)

李中浩(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邢智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信息化专委会副主任 )

高 峰(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史天运(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部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赵利民(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徐文伟(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

彭中阳(华为董事、企业BG总裁)

王国钰(华为公司企业BG全球交通业务部 副总裁)

党文栓(华为首席战略架构师)

靳玉志(华为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传送与接入产品线总裁)

汇集轨道交通行业顶级专家,深入理解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共同探讨数字技术将如何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催生转型与创新,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方向——论道智能世界交通行业高峰论坛于2020年12月24日在深圳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陈湘生,深圳地铁董事长辛杰,IEEE Fellow姚新以及其他30位学术专家,就轨道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景及挑战,展开了火花四射的研讨。

本次论坛着眼于5G、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与轨道交通的深度融合应用,探讨了推进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的方式,阐述了对ICT企业未来战略发展的意见。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的部分观点摘录如下:

1.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嘉宾观点一:数字化转型是愿景驱动的,其技术必须与业务场景相结合,涉及全业务、全场景、全流程。同时,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转型过程可以循序渐进,但IT架构必须一步到位,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为未来的数字化打下基础,统一蓝图、统一规划、先行先试。此外,数字化转型要考虑全生命周期效益,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嘉宾观点二:数字化是智慧化的基础,智慧化一定是用户牵头,“产学研用”中的“用”是根本。同时,数字化需要5个能力:全面感知、泛在物联、融合互联、主动学习、科学决策;追求五大目标:安全可靠、出行舒适、节能环保、经济高效、方便便捷。

嘉宾观点三:技术是工具和手段,行业的管理者可以用新技术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但不能用无限的技术投入来代替管理者本该做的业务管理和运营水平的提升和改进。

2.轨道行业的发展趋势

嘉宾观点一:智能高铁的发展趋势包括五方面:基础设施数字化、运营装备智能化、调度智慧综合化、运输服务个性化、安全保障泛在化。实际上要解决3个问题:提高效率、保障安全及精进服务。

嘉宾观点二:城轨行业的专家和管理者一直在探讨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行业数字化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市民出行方便,相比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更值得推崇的是HOD(human-oriented development),即以人为本的开发模式。

嘉宾观点三:与纽约、东京等国际湾区相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还存在较大差距,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在城际交通建设方面,发展空间巨大。过去40年,中国城市轨道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球化市场的开放,未来可能要依靠技术创新与中国市场的结合,从而实现更大发展,也就是说必须解决 “卡脖子”的问题。

3.智慧轨道,5G加速

嘉宾观点一:未来轨道交通的通信公用网、专用网应并行发展,其中,5G专网主要应用于行车安全、设施设备运营维护等生产系统,公网主要应用于轨道建设、经营管理、企业管理、面向公众运营提供服务等业务。一个轻量化的、适合轨道交通运行和高安全运行甚至高安全定位能力的5G,是我们所追求的。地铁自建5G网,再转租给各个通信运营公司和营运商的模式是有可能的,关键是要明确付费模式和商业应用模式。如果这一步走通,那将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嘉宾观点二: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少人化、无人化运营服务是趋势,因此,技术发展应重点关注如何用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操作。例如,川藏铁路1000多公里有80%是隧道。以前隧道里是通信盲区,现在不仅是人与人通信需要,更重要的是各类物联网信息的传输需要,需要少人化和无人化的设备来施工,需要大容量低时延的5G传输通道来支持。

嘉宾观点三:5G-R更适合轨道交通中的运行状态、复杂场景以及严苛指标。固定的自动闭塞通过轨道电路划分区间,而由5G-R支持的无线移动闭塞则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划分不固定的移动区间,这是二者本质的区别,并且移动闭塞对通信及定位技术的要求更高。

4.数字技术

嘉宾观点一: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虽然技术本身的发展很快,但还是很难完全满足交通行业智能化的需求,因此,对新型交通系统中的ICT技术应用需要有前瞻性的预研。

嘉宾观点二:ICT企业要定位在提供一个行业智慧化的技术平台,而且这个平台不仅仅针对轨道交通一个行业,各个行业才能受益于数字技术的进步。这一过程中,ICT企业应利用技术围绕数据挖掘、算法模型、行业专家经验沉淀等开展相关工作,同时注意将数字变成知识时,需要尊重各家的知识产权。

嘉宾观点三:在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希望行业企业提供的ICT基础设施更稳定,同时,应加强ICT技术在交通领域的适用性研究。比如,电子设备复杂的应用环境,图像及视频识别技术的抗干扰能力,人工智能算法的适用性等。

TOP